近日,课题组在柔性光伏支架方向的研究成果成功发表在国际期刊 Buildings(地址),论文题为 Wind-Induce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hading Effects of a Double-Layer Cable-Supported Photovoltaic Module System Based on Wind Tunnel Test (地址)。该研究针对双层(DL,Double-Layer)索支撑光伏组件系统的风致振动特性及遮挡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,为光伏电站的安全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研究背景
双层索(DL)支撑光伏组件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光伏结构,因其大跨距、优良的地形适应性和经济性而受到广泛关注。然而,由于其柔性结构特性,风致振动可能导致结构不稳定甚至组件损坏,严重影响光伏电站的安全运行。因此,深入研究DL索支撑光伏系统的风致振动特性,对于保障其结构安全至关重要。
研究方法
本研究基于风洞试验,采用气弹模型对某实际工程案例中的DL索支撑光伏组件系统进行模拟,重点分析了系统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风致位移及扭转振动特性。此外,还研究了光伏组件的遮挡效应,以及不同风向角和初始倾斜角对风致振动的影响。
主要研究发现
位移振动特性:垂直方向的振动响应最为显著,相较之下,其他方向的位移较小。
扭转振动特性:风致扭转振动较弱,相比位移振动可忽略。
首排组件振动显著:光伏组件阵列中的第一排组件风致振动幅度明显大于后续排,遮挡效应较为明显。
同排组件振动差异:在同一排组件中,跨中位置的振动幅度大于两侧组件。
风向与倾斜角影响:当风向垂直于索时,风吸力作用下风致振动达到最大。在一定范围内,组件初始倾斜角越大,风致振动越强。
更多阅读